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发展 >> 课程建设 >> 正文

《汉代乐舞与民族音乐非遗保护》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11-11 浏览次数:279 次

《汉代乐舞》课程简介

汉代是中国舞蹈繁荣的时代,在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上,更是大量刻画了生动传神的舞蹈场面。本课程通过雅俗共赏、刚柔并济的汉代乐舞学习,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汉代文化,体会中国传统音乐舞蹈的独特魅力。

教师介绍

丁成梅,女,硕士学位,曾成功开设《你是这样的人》、《海之韵》、《流行歌曲中的民族元素》等市级公开课,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国家级杂志发表,参与教材编著两本,省市级课题三项(独立承担1项)。

[课程介绍]本课程共分为五章,内容主要由“汉代乐舞”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个部分组成,前者主要通过汉代乐舞的杰出代表作品《相和歌》为例,对学生进行古典舞蹈的技巧训练之后,再进行作品的内涵深化;后者主要通过对民歌、器乐、戏曲的赏析,通过《汉代乐舞与民族音乐非遗保护》教材,结合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使学生了解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定义、内容、价值、原则和方法等,使学生掌握“护宝由来”、“为何保护”、“保护什么”、“怎么保护”、“谁来保护”等问题,逐步树立非遗保护理念。

当今音乐教育面临的现状是:中学生受欧美、日韩音乐文化和网络音乐影响较深,对中国传统音乐缺乏应有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这种表现在音乐欣赏口味上的单一化和趋同化,甚至低俗、恶俗化将会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德扑圈官网约局_德扑圈苹果最新下载_德扑圈官方ios下载有省级汉画像石人文教育基地,开设汉代古乐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具有双重意义。

[适用年级]高一、高二年级

[课程目标]了解汉代乐舞“圆、拧、长”的技术特点,体会汉代舞蹈和汉代文化内涵,对民族音乐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欣赏学习中逐步树立非遗保护理念。

[课程目录]第一章:汉代乐舞和《相和歌》

1、第一节汉代乐舞溯源

2、第二节汉代乐舞《相和歌》

3、第三节汉代乐舞与礼仪服饰

第二章:民歌欣赏专题

1、第一节民歌—劳动号子欣赏专题

2、第二节民歌—山歌欣赏专题

3、第三节民歌—小调欣赏专题

第三章:民族器乐欣赏专题

1、第一节民族器乐——拉弦类专题

2、第二节:民族器乐——弹拨类专题

3、第三节:民族器乐——吹管类专题

4、第四节:民族器乐——打击类专题

第四章:民族戏曲欣赏专题

1、第一节民族戏曲——昆曲、京剧专题

2、第二节民族戏曲——徐州柳琴戏专题

[课时计划]每周一课时,每周一节,共12课时

[课程评价标准和办法]

课程评价标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法:1技巧考核:汉代乐舞《相和歌》表演和汉服展示

2知识考核:根据每个专题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考核。

3能力考核:选择一个徐州地区音乐类非遗保护项目,让学生分析其特点与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如何保护、谁来保护、怎么保护等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