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发展 >> 课程建设 >> 正文

汉代陶器9-陶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1-05 浏览次数:342 次

9、陶灶

东汉。红质陶。不规则长方形灶台,上有两个灶头,前灶头上有釜,后灶头有釜与甑。长17厘米、宽10.5厘米、通高9厘米。

东汉墓葬中的陶灶设计

丁成梅

陶灶作为人们烹煮食物的主要器具的一种,不仅能与罐、釜、甑等配合烹调出美味的食物,而且还具备给屋内供暖御寒等功能。战国时期起秦人开始将生活用的灶随葬于墓中。考古发掘成果表明,生活使用的灶实际形体庞大,但出土的陶灶尺寸都比实际的要小;其次,红陶和灰陶材质松软,因此这类随葬器皿不可能是实用器具。随葬的鼎、壶、盆、罐、碗等日常器用与陶灶一样,其特殊的器形和脆弱的体质使其没有实用价值,但应该有着明确的文化意义:根据荀子在《礼记》中所提,在丧葬中放置“不成物”的陶器,是为了“饰哀”、“饰终”和“明生死之义”。出土陶灶的形制、纹饰和灶面图像组合,都体现着东汉时期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思想。中国美术考古,根植于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美术考古半世纪》一书的《汉代考古发现的实用美术品》( 2 )一文中,还未有收录关于陶灶的研究,可能与当时考古实物资料匮乏有关,又或者因为与精美的铜器、玉器、漆器相比,相对质朴的陶灶还未能引起专家的重视。然而今日,对陶器的研究也应与其他随葬明器具有同等的地位,并且由于田野考古发掘或调查获得的丰硕成果,使我们更有条件通过对陶灶研究的梳理、研究去追溯汉代器物设计的形成。考古材料表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先民就掌握了慢轮修整和泥条盘塑的制陶工艺技巧,还能在陶器表面拍印或刻划一些绳纹、弦纹等几何图案。在器坯上绘彩并入窑烧制的新兴彩陶工艺,更是推动了制陶技术的进步。两汉时期的制陶业十分发达,在技术上也有很大提高。朝廷还为制陶业设有专门机构,地方官署亦有同样的机构。陶器制作由于没有铜器、漆器制作那般复杂,但凡生人所用物品、器具均可被制作成陶模,加上价格便宜、可以实现批量制作,因此在许多中、下层人民(及部分贵族如在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遗址汉墓中发现有陶灶等)墓葬中,专门用作明器的陶灶、陶仓、陶餐具等大量出现。陶灶在考古发掘中常与陶仓等一齐被发现,基本上一墓一件,陶灶与陶仓一起构成了两汉墓葬陶器组合的核心,使地下的世界也和人间一样富有生活气息---炉火熊熊,架在陶灶上的陶釜中煮着米饭和鱼羹,或煨着肉汤,陶甑中蒸的菱角清香扑鼻……一.陶灶的型制陶灶出土时常有釜或甑置于火眼上,即釜、灶或甑、灶组合,也有釜和甑都齐全的。灶上置釜,据《易经·说卦传》云:“坤为地、为母……为釜”。在汉代墓室壁画和画像石上,日常生活场面是表现内容的重要一部分,一类是与墓主人相关的生活场景,如宴饮、庖厨、游乐以及任职制所、属吏等;另一类是普通人的生产活动场景,如农桑、渔猎、酿造、放牧等。深入研究随葬明器陶灶与陶井、陶仓、陶碓房、圈厕、院落、楼阁、田地、池塘以及家禽、家畜俑的组合关系和设计演变,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东汉的文化思想史,而且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艺术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根据梁云《论秦汉时代的陶灶》( 3)中对当时陕西关中地区、江汉地区、陕县地区、洛阳地区和临沂地区出土的陶灶所做的分析来看,秦汉陶灶主要包括马蹄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制。研究还认为这两大系统的分野是在(新)函谷关和秦岭一线,(新)函谷关以西、秦岭以北多为马蹄形灶并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经历了从圆形到半圆形再到马蹄形的演化轨迹。对于沂水荆山西汉晚期墓葬仍出现的桶形灶,研究认为这是对本来面貌的保留,没有进化到马蹄形。另外,对于东汉早期出现的在灶身右侧有横出土台的陶灶,研究认为可能是文献中所说的30“灶径”,平时用于放置东西,在祭灶时用来摆放神主,并属于长方形灶系统,且因为其在前段开有两个火门而形成了所谓的“炊蒸之大灶”。周俊玲的《“器”与“道”---汉代陶灶造型、装饰及其意蕴》( 4)一文研究中也认为马蹄形灶是汉代陶灶最普遍的造型,而在魏晋十六国时期,马蹄形灶数量较少,平面略呈梯形的长方形灶更多,挡火墙为“凸”形阶梯状,时代越晚,墙上的阶梯层数越多。岭南地区陶灶风格独特,灶下有底,并出有地台,应同该地区气候潮湿有密切关系。( 5)《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汉代的人们对灶的使用极为重视。由于地区的差异,东汉时期的陶灶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特色。从河南出土的汉代陶灶看来,王莽时期和东汉早期的陶灶灶身体积变大,火眼从一大一小的2个增加到3个或4个,灶面后端有一圆孔或方孔,上放葫芦形或亭形的烟囱。3个火眼为一大两小,4个火眼为一大一中两小组合,大火眼居中,两个小火眼在大火眼的前面两侧,中火眼跟在大火眼后面。还有一类东汉早期的墓葬出土的陶灶火焰数量1 ~ 4个不等,但在灶面后边的模印花纹中间都有一小方形的纹饰,以作烟囱眼的装饰,也有小圆孔的。南阳地区出土的东汉中前期陶灶受汉画像石、石墓影响较多,在灶门设计上多为拱形或券形。灶眼和灶门的设计在演变中与灶的封闭燃烧和独立烟道的功能性相匹配,这与人们长期生活实践总结经验是分不开的。从发现一个火眼的能源利用不充分,到在大火眼的旁边增加一个温水的小火眼,再到出现多个火眼的不同形式,说明设计者开始注意到充分利用燃料的热能,人们选择了开一个灶门的形式,只需在一处塞柴烧火,即可同时对不同的食物、汤水进行料理,既节省了人力物力,也缩短了烹煮的时间。现在农村的大灶与汉代陶灶的主要形制基本一致,这种沿袭绝不是一种偶然。《周易》中有“观物取象”、“观象制器”之说,“古者观落叶以为舟”,从灶体的造型由长方形逐步改进为椭圆形、船形、鸟形、券篷形等多种形式看,其目的是为了增大灶膛空间,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回旋,使柴薪完全燃烧,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也证明了人类的造物历史是进步的、发展的。古人还对整座灶台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在火力最大的火眼上置釜,可用作烹饪;在火力较均衡的火眼上置釜、甑,可用作蒸煮;离灶门最远处的火眼火力最弱,便在上面置罐用于温水。有了挡火墙,在锅台前烹饪的人可免受烟熏火燎之苦,也可阻挡烟灰飘落灶台及釜、甑内,以保证灶台的清洁和食物的卫生;有了熄薪炭罐,便可将未烧尽的柴火放进罐内熄灭,或留待下次再烧,或改作烤火取暖之用,堪称是经济节约之举,也是消除火灾隐患的安全设施。设计巧妙地将灶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有机融合为一体,使灶成了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