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归因(二)
学会正确归因(二)
一、归因与教育的关系
(一)归因与学习动机
1、有利化倾向:自我评价总是趋向于对自己有利。
(比如评价自己取得的成绩时,常将其归功于自我的能力、素质和主观努力;而在评价自己的失误时归因于客观环境中的困难和障碍。)
2、高估或低估自我的倾向:高估者眼高手低,产生不公平感,牢骚满腹。低估者对目标丧失信心和勇气,产生自卑心理。
许多研究表明,不良的归因方式会损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积极的归因方式则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其中关于“习得无助”的研究就是很经典的一项。
研究者们曾经进行过一些有趣的动物实验。例如,将金鱼放置在一个特殊的鱼缸里,鱼缸的中间有一块透明的玻璃挡板。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将金鱼喜欢吃的一些小虫子放在挡板的另一边,这时,金鱼就会本能地游向虫子,可是,由于挡板的存在,金鱼屡试屡败,总也无法吃到虫子,最后金鱼只好“放弃”。然后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将挡板撤走,这时,本来金鱼可以吃到虫子,但是,即使虫子就在金鱼身边游来游去,金鱼也对虫子“视而不见”,再也不对虫子发起“进攻”。也就是说,当动物的努力长时间地被证明“无效”时,动物应对环境的动机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动物“习得”了一种“无助感”。这就是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1975)所谓的“习得无助”。
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同样存在。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并不会带来什么结果、觉得自己对环境完全失去了控制时,我们就会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可见,我们对于事件的不可控归因会破坏我们的行为动机。在学校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即使很努力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对于学业的失败进行不可控归因,如“我能力不行”、“我太笨”、“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那么,他很可能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再努力学习;或者,如果他觉得失败是因为“教师水平太差劲”、“学校整体水平太差”、“竞争太激烈”、“运气太坏”,他也同样会觉得自己对于学习是无能为力的、无法控制的,于是不再反思怎样改进学习方法、付出更多努力,而是简单地放弃努力。
其实我们人也是一样的,很容易发生习得性无助的情况,也许我们有很多梦想,很想做好某一件事,但是有的时候要做好某一件事又不是那么容易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我们失败。第一次失败了,没关系,我们收拾心情再来一次,再失败,很痛苦,但决定再来一次。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当我们失败两三次后,我们会觉得我们不行,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好这件事,所以我们放弃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习得性无助”了。其实,也许在下一次,情况就不一样了,成功的大门已经敞开了。当我们再一次做失败过的事情时,我们不需要惊慌,也不要害怕同样的困难再次出现,我们要细细地观察,细细地思考,看看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要想我们自身的情况已经与上一次不一样了,也许更有经验了,准备更充分了,或是已经找到了解决上一次遇到的问题的办法了;还有就是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了啊,我们要努力去发现这一次与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估计一下会出现哪些老问题和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告诉自己:我知道这一次该怎么做了。再努力一次,会成功的。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会拼命地挣扎求生,而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
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一只大白鼠,在它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一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
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这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积极心理认为:前面的一只大白鼠,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它只能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相信在某一个时候,一个跳板会救它们出去,这使得它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心存希望。
无论你脚下的路有多么曲折,你前面的路由多么迷茫,请别放弃希望。内心怀有美好的希望,会让我们的人生的路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