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培训小结(王静)
英国培训小结
德扑圈官网约局_德扑圈苹果最新下载_德扑圈官方ios下载王静
2014年11月21日至12月10日,在江苏省教育厅的组织与安排下,我们44名来自江苏省各市的生物教师有幸参加了赴英国学习交流会,在为期21天的参观、学习与交流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两国教育的不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首先对比一下中国教育和英国教育的不同:
中国教育的特点:1.学习时间长(早7点到晚6点);2.学校人数众多(1000-10000个学生),大班授课(50-60个学生);3.政府=高质量,最好的教育;4.老师=完全可以信赖,每件事都是依靠老师;5.学生只做老师告诉他们的;6.纪律=外部的;7.学习=记忆;8.旧的=坏的、丑陋的;9.学生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以达到目标,关注考试,死记硬背知识;10.课堂气氛沉闷;11.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
英国教育的特点:1.学习时间一般从早上9点到下午2点;2.小班授课(每班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3.私立院校=高质量,最好的教育;4.老师=指导;学生去不同的教室上课,老师在固定的教室;5.独立,负责,动力;6.纪律=内部的;7.学习=判断思维,学习是自主式的;8.旧的=历史,传统,美丽;9.学生为将来的学习成功做好准备,而且在生活中也获得成功;10.课堂气氛活跃;1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现从中选取几点体会较深的汇报如下:
一、班级大小及教室的差异
在英国,采用的是小班型授课与个人辅导式,他们一个班最多学生数不会超过30人,少的只有几名学生,老师可以充分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他们一般每年会有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分班,能力弱的孩子所在的班级人数一般不会超过20人,能力强的孩子所在的班级人数会略多些。教室分很多种,有封闭式教室,也有开放式教室;有专门上课的教室,也有专门做实验、讨论、烹饪、美术、缝纫、舞蹈、健身等各种不同功能的教室;很多教室没有讲台,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意的围坐在一起,灵活度非常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课程和教室。
在中国,很少有小班教学的,一个班级大约要有50人左右,很多学校甚至人数会更多。教室一般就分两种,上课的教室和实验室。讲台都在教室的最前方,教师和学生无形中就被拉开了距离。
二、教材的差异
大多数英国学校无全国统一教材,只有教学大纲,老师会在教学中及时更新知识信息。他们非常尊重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重要,每个学生被定位为一个个有不同思维、且能力有差异的个体,即使是那些身体或智力等有残疾的孩子,一样都在普通的学校与其他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英国政府花巨资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专门的辅助教师,这些老师在课余时间辅导一些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对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成长而言,个人辅导显得益处多多。
中国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的或是全省统一的,课堂更像是在教师管理下导演的,学生跟着固定模式的思维进行的一种作业流程。
三、教育理念的差异
英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孩子的独立完整性,重视学生投入、参与、体验与进步的过程,他们的情感教学体现的很成熟。在课堂上,英国的老师从来不对学生说You are wrong(你错了),他们特别擅长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问why或how,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更注重表扬进步、鼓励大胆尝试与创新。在生活中老师会更多了解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喜好,支持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鼓励他们独立成长,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英国中学,教室里、走廊墙壁上,贴满了学生五花八门的作品。有画画、写作、信件、建议……有时看起来甚至有点乱,但师生们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很得意看到自己的杰作。
中国的教育似乎更重视结果,得了多少分,考了什么大学。重视传授学生知识和考试的技能,更多的只在乎关于what的答案。值得我们注意以及需要改进的是,有时我们总想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捆绑学生,这样恰恰限制了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发展。我们需要更新一种观念,那就是,没有差生,只有暂时的学习速度快慢的差异,只有不同年龄阶段兴趣发展不同的差异。
四、课堂教育的差异
在英国,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以直接起立向老师发问,甚至可以不用起立。英国课堂的讨论很多,并且学生和老师都参与其中,有时会异常的激烈,学生可以跟老师在课堂激烈辩论有关问题,课堂气氛相当的活跃。这些方式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挑战权威的精神,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得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在教学上,他们习惯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发挥团队精神的小组作业或团队作业,也就是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分别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工作来合作完成一个项目。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和力量,强化了成员个体对小组整体负责的责任感,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每一个成员的合作意识,并且为每个成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喜悦。英国教育更注重培养在校学生的责任心,并以实践为主,保证个人能力达到最高水平。
小组一般由四个人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合,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讨论话题和各种辅助教学的课堂活动,然后让讨论成熟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和小组给予补充说明。这种教学法,不仅能使每位学员都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意见,还培养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学、分析、判断及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组织者,在活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中国教育相比,在具有更强互动性的同时,师生关系相对更为轻松愉悦。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更为强调主动性,在课余时间师生更近于一种朋友关系。
在中国,大部分情况下,学生有问题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才能提问,有的高中课堂上甚至还有这种现象出现。课堂讨论很少,很多同学都不能参与其中。一般老师跟学生的互动,就是简单的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来回答的形式。很多学生不会及时解决的自己的问题,由于腼腆,学生会选择课下跟老师交流,但大部分学生都是不去解决问题了。课堂气氛通常也不活跃。规矩的课堂有利于老师集中精神讲课,思路不会被打断;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听课,不会漏掉知识点。但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失去听课、学习的兴趣,导致绝大多数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中国的学校班级容量大,但老师只有一位,或许老师的权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形成,谁挑战了权威,谁就有可能成为老师心目中课堂的破坏者。插嘴或打断老师的话提出疑问等等,这些在英国课堂时刻发生,而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课堂中不多见,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室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学生更习惯于只听老师讲授,听从老师的安排。我们总是讲得多,让学生记忆背诵多,给出标准答案多。因此在很多时候,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及在后来的生活中的大家,总是想等待权威给出的标准答案,因为我们已经很习惯于依赖标准答案来加以判断,而取代更进一步的独立思考,求异。我们在课标要求下努力让学生达到应有的知识水平,这一点被体现在考试的成绩当中。这些成绩显示,我们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经常能有学生在各种国际竞赛中轻易获得奖项,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但想想一些高科技发明创造为什么没有发芽在中国,就可知谁的教育效应更长远,更能为科技强国扮演其重要角色了。
五、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快乐教育的差异
英国教育不以“应试”为目的,非常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受教育的公平性。英国教育相当尊重孩子,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会了解孩子的喜好,支持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独立成长。英国的教育环境宽松,课堂组织形式多样,教师的课堂管理宽松,课外作业布置很少,课外活动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多,课程选择灵活度大,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的热情。让所有的孩子感受学习中的快乐,给予学生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平台,并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
中国则在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中国的教育目标过高,因此很少有学生能够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中国的课堂形式比较单一,课外活动较少,社会实践活动较少,教师管理严格,课外作业较多,很多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
六、学生基础的差异
在英国,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这也使得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在英国教育中,对历史、地理、自然等学科的专业要求很高,他们在专业方面会学习研究的更深入。
在中国,由于老师的严格要求,学生的基础都很扎实。中国教育对学生在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广度很大,但深度不够,对专业的研究学习没有英国深入。
七、考试和评价体系的差异
英国注重考试能力和操作能力,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每个学校会根据学生条件进行自主招生,而学生可以选择不错的学校(牛津、剑桥等名校在此外),但有一定考核标准。英国的检测方式、考查内容、考试题目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比如阅读了一篇课文,考试题目往往不会是提炼中心思想,而是问问学生的感受。他们不以考试打多少分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以及是否聪明,因此,他们的学生不仅作业少,而且时间充裕,所以在英国有很多孩子5岁就会使用电脑搜集信息,11岁的孩子就会制作网页。而中国则是高考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学生都在为考试而学习。
通过以上对比,我有以下思考:
追求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的教育理念。在参观学校时发现,英国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验地和农场,那都是供学生平时实践用的,他们的活动课堂就像工厂一样,学生都能自己动手,从实践中体会学习,从具体的活动中懂得生活知识及价值观。其实学习论和心理学的发展早已经进入新的时期,从早先的刺激反应原理,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再到构建主义,教与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如今,现代的学习论认为:学生的真正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个体在自身情感、态度支配下通过各项活动学习得到和主动构建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掌握技能。从参观交流中,我们知道英国的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现代教学理念。不可否认,由于教育体制的限制以及沉重的课程负担,我们灌输式的课堂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但我们对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重视不够,而我们现在所要求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我们能适当减少学生的负担,更多的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我们的学生将会是世界一流的。
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如何去培养孩子那种健全、积极的独立意识,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和工作,而不是总是依赖父母或其他人,教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懂得健康快乐的生活。
总之,此次英国之行将会成为我教育生涯的新起点,感谢江苏省教育厅给我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战线上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大胆尝试,努力地当好一名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