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深入推进学讲计划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学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使教师承诺共同的理念与目标,并承担责任、相互支持、共享经验、协同学习的组织。徐州市教育局于2013年推行学讲计划,掀起了新的一轮课改风暴。“学讲方式”的课堂上,教师退居“幕后”,学生唱起“主角”。在这种角色“翻转”的课堂中,教师看似轻松,但实质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必须改变理念和方法,这无异于一场“革命”。全球最大商务社交网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认为:在职业生涯中的关系至关重要,绝不能抱有单凭自己单打独斗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所以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这场“革命”中是至关重要的。
一、用制度规范共同体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要从宏观视角关注教师的文化合作和专业发展等综合因素,因此必须要有情感的渗透和理性的约束。学校在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根据课改的要求,广泛调研,组织了学生课后作业专项调查等,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修订了《教师教学常规细则》(包括备课、作业、听课)、《教学常规检查细则》、《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德扑圈官网约局_德扑圈苹果最新下载_德扑圈官方ios下载教研组(备课组)年度考核细则》(试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办法,使学讲计划的推行做到有章可循,使教研活动、备课活动有法可依。
每个教研组通过教学研讨,结合本学科特点,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拿出以“做学教”为基础、“学讲计划”为标准、提高教学实绩为目标的学科教学课堂基本模式,并在行动上落实各环节的要求。
二、用活动打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习惯合作。
德扑圈官网约局_德扑圈苹果最新下载_德扑圈官方ios下载推行学讲计划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锋示范,2013年12月-2014年1月学校选拔学讲先行者开设示范课,供全校教师观摩学习;第二阶段是全员过关,由学校统一组织,要求人人过关,学校根据教学进度和课表,于2014年2月-3月安排每一位教师上一节过关课,评审小组按学科分组,进行听课、检测、评议、打分。验收合格者过关,不合格者再进行学习,培训,观摩,准备二轮过关;第三阶段是研究打磨,2014年9月-2015年1月期间要求每一位教师开设研究课,学科组无课教师必须听课、评课;第四阶段是2015年4月即将开始的典型引领,在本学期结束前,学校组织学讲标兵及优秀教师评比,遴选出的先进个人将于下学期开设公开课,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使广大职工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在这四个阶段中注重发挥团队力量,课前研讨,课后反思,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有效的、发展性的互助交流与评价。
2014年暑假期间,学校邀请了教育部中小学培训中心陈锁明主任、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重庆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西北工大附中李晔校长、北京广渠门中学高金英老师等专家学者为全体教职工进行业务培训,组织了班主任论坛,还布置了教师自主学习、教研组共同学习《徐州教研》、《中国教师报》7.9版“高效课堂”的任务。11月4日学校又组织了以“学讲方式”为研讨主题的青年教师论坛。学校还对假期中教师撰写的近400篇培训心得、学讲计划论文进行了评比,精心选出44篇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进行了表彰,并装订成集,广泛宣传。
三、用研究磨练共同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学习研究是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学术型教师的基础。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以来,为进一步扩大“学讲方式”覆盖面、拓展研究深度,学校组织“学讲方式”研究课,课后本学科成员进行“教学切片式研究”,针对其课堂中的典型片段,利用课堂视频,诊其形、断其因、治其病,在研讨的基础上优化课堂设计,再次开设同题研究课,即“升格课堂”。通过这一活动,把教学变成研究,使教师习惯在反思中工作、习惯在研究中工作、习惯在共同体中工作从而打造真正高效课堂。
学讲方式课堂的重要组成是学生合作学习,同样,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是合作文化,要求所有教师为改善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质量相互支持合作,并在互助中不断反思和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