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蓓-《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读书笔记
《反思教育:向 “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
读书笔记
德扑圈官网约局_德扑圈苹果最新下载_德扑圈官方ios下载 郝蓓
一、书本简介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以下简称《反思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5年面向世界发布的一份教育报告。全书共76页。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1972年发表《学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发表《教育:内在的财富》两篇研究报告后的第三篇报告,再次对教育做出了高瞻远瞩的思考。
面向21世纪,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在当前社会变革背景下,教育的宗旨是什么?学习应如何组织?这些问题启发了本书所呈现的思想。与其将其作为教育理想,不如说是对现实的探讨和追问。
本书讨论了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发展问题和矛盾冲突,发问科学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倡议世界各国教发展应以人文主义教育观为价值导向。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对全球教育的新走向所做出的指引。
本书是对人类教育甚至人类社会的整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又一里程碑之作。有助于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重新规划教育愿景;激发关于变化世界中的教育问题的公共政策辩论。
二、写作背景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复杂和矛盾的世界里。经济增长和财富的创造降低了全球贫困率,但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内部以及不同社会之间,脆弱性、不平等、排斥和暴力现象加剧。不可持续的经济生产和消费模式导致全球变暖、环境退化和自然灾害频发。此外,在过去几十年里强化了国际人权框架,但落实和保护这些规范依然是一项挑战。技术发展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为交流、合作与团结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我们也看到了文化和宗教不宽容、基于身份的政治鼓动和冲突越来越多。这些变化表明,出现了新的全球学习背景,这对教育具有重大影响。反思教育的目的和学习的组织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本书旨在呼吁对话,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立足于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以及为可持续的未来分担责任。建议我们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以便在复杂的世界中协调作为社会集体努力的教育的目的和组织方式。
三、书本目录
《导言》呼吁对话。“本书有助于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重新规划教育愿景,并借助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社会变革观测站的主要任务,目的是激发关于变化世界中的教育问题的公共政策辩论……本书希望做到满怀憧憬,鼓舞人心,与新的时代以及世界各地涉足教育事业的所有人开展对话。”
本书涉及全球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全书的四个章节分别论述了全球教育的四个核心要点:
1.第一部分的主旨是对于可持续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切,概述了当今全球社会变革进程中的某些趋势、张力和矛盾,以及这一过程呈现出的新的知识前景。与此同时,这部分强调需要探索实现人类福祉的其他办法,包括承认世界观和知识体系的多样性,以及需要支持多样化的世界观和知识体系。
2.第二部分重申人文主义方法,强调必须在最新的伦理和道德基础上制定综合性教育方法,呼吁包容的、不会简单地重演不平等的教育过程。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教育格局中,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摆脱盲从至关重要。
3.第三部分讨论复杂世界中的教育决策问题,包括众多挑战:认识和应对正规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差距;在跨越边界、职业和学习空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的世界里,承认和认证学习;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反思公民素质教育。联系可能出现的全球治理形式,分析了国家教育决策的复杂性。
4.第四部分探讨了有必要根据当前形势重新思考教育治理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受教育的权利和以教育为公益的原则。建议教育政策更多地关注知识以及创造、获取、获得、认证和使用知识的方式。建议应根据当前形势,重新思考组织教育的基本规范原则,特别是以教育为公益的原则。建议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这或许会为协调学习的目的和组织方式提供一种实用的方法,作为不断变化世界中的社会集体努力。
这本书引用18条框注、157条注释,内容丰富,更权威的对文章内容进行支撑与诠释,对当下全球教育作了全方位的纵览,并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可靠的方向——将教育当成全球共同利益,实行人文主义教育。
四、某些关键句摘抄
P30: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宗旨: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
P33:目前的挑战是,如何教会学习者理解他们每天面临的纷繁复杂的信息,鉴别可靠的来源,评估信息内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P40: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流畅的一体化学习方法,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
P47:教师需要接受培训,学会促进学习、理解多样性、做到包容、培养他人共处的能力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教师必须营造尊重他人和安全的课堂环境,鼓励自尊和自主,并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和辅导策略。教师必须与家长和社区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应与其他教师开展团队合作,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
P48:教师应了解自己的学生及其家庭,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教。教师应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有效地利用这些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运用技术和其他材料,以此作为促进学习的工具。
P56:迈向开放和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这个概念的核心内容是增强个年龄段学习者的能力。
P69:对于“共同利益”的定义是,无论其来自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都具备有约束力的目标,并且是实现所有人的基本权利的必要因素。
P70:……重要的不仅是个人的“好日子”,人类共同拥有美好生活也很重要……近年来国际讨论的话题从“教育”转到“学习”,这表明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努力的集体层面和目的可能受到忽视。
P75: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在当今世界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但也受到全球化以及身份政治重新抬头的威胁。
五、阅读心得体会
《反思教育》指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这种愿望可以称为人文主义。“这是一部在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的启迪下完成的作品,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为基础,而这些正是人性的基本共同点”
《反思教育》从世界格局变化、教育格局变化和教育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发展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1.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格局变化所呈现出的错综复杂和矛盾冲突,更增强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向往,迫使人们必须拓宽视野,更新观念,解决共同问题,消除普遍矛盾。而人文主义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实现新的发展模式,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 人文主义发展观的道德伦理原则反对暴力、不宽容、歧视和排斥,有助于实现
和平、包容和社会正义。
2.教育格局的变化
21 世纪的教育格局和学习格局 “正在发生剧变,其中涉及到方法、内容和学习空间,
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情况都是如此”这些变化具体包括:学校教育模式受到数字信息技术的挑战,正规教育机构之外的学习具有重要性和相关性,学习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在教室、学校、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之外出现了新的学习空间,对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移动设备改变了知识的性质,使学习变得无处不在;疫情期间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使一些传统教学教研模式面临挑战,我们的教育正在经历着多样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的变革。
3.教育的重要作用
由世界格局的变化反思教育格局的变化,恰恰证明了教育对于改变世界的重要作用。而这种教育又必须是抛弃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在人文主义教育观指导和引领下的教育。“教育可以、而且必须促进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观”,“必须根据公平、可行、可持续的人类和社会发展新观念来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人文主义观点是改变教育观、发展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人文主义教育观必须得到重申和光大。
人文主义无疑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表现在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四个方面。
一是人性化。人性化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在现实教育生活中,我们或者是以分数为本,或者是以技术为本,或者是以其他的外在目标为本,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我们的教育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二是自由化。自由化和人性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由化主张教育更多地尊重教师和学生的选择。现在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强制性”,从上什么学校到学什么内容,从何时上学到何时放假休学,学生和教师基本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不是可以考虑更多让人们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向谁学习。这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三是多样化。没有多样化就没有选择,更谈不上自由。多样化应该是未来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能不能把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能不能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张扬?能不能不以分数成败论英雄?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曾经试想,今后可能我们现在所有的学校,都会变成一个一个各具特色的学习中心,所有学习中心都是充满个性的。咱们国内的一些学校也已经部分实现。
四是个性化。个性化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重要路径,让每个人成为自己,把每个人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让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张扬,让每个人能够真正享受日常的教育生活,真正喜欢日常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未来的教育应该体现这样的追求。
《反思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观、发展观和价值观的重申,对于当下充斥着功利主义气息的各国教育,包括我们中国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
六、后期思考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是一部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著作,作者从全球教育的现状出发,对现行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的教育理念。系统研读完本书,我有产生了如下感悟与反思。
1. 全球教育现状的反思
(1)教育的商品化。在当前全球教育体系中,教育逐渐演变为一种商品,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2)教育的功利化。现行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导致学生过于追求分数和证书,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教育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然而,国际化并不意味着教育理念的先进,有时反而导致教育内容的同质化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2. 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的教育理念
(1)教育的公平与包容。全球共同利益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公平,要求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同时,教育要注重包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教育的全面与和谐。全球共同利益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教育的可持续与环保。全球共同利益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可持续性,要求将环保理念融入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为地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全球共同利益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既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又要弘扬本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世界公民。
3. 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强化教育公平。我国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2) 优化教育内容与方法。我国应注重教育内容的更新,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我国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激励教师投身教育事业。
(4)推动教育国际化。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报告最后提出了践行人文主义教育观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强化和更新学习的四大支柱(在《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提的最具影响力的概念———学习的四大支柱,蕴含了丰富的综合教育理念)?如何通过教育政策体现人文主义教育观?如何通过人文主义教育观来协调世界观的多元性?如何认识共同利益的概念及其影响?这些问题表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践行将是充满阻力的曲折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们已经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总之,《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改革思路。在全球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应积极响应,结合实际,推动教育改革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