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三风及解读
校训:诚信、担当
校风:点燃向善之志 唤醒向学之心 探寻向美之径
教风:谙原理 重实践 有爱心 能持恒
学风:远离浮躁 静心读书
校训解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孔子和儒家的优秀思想文化为基干和主体的。孔子和儒家的优秀思想文化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孔子和儒家优秀思想文化以“仁”为核心和最后追求的道德和价值规范体系中,“诚信”具有独特的地位。“诚信”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最根本、最耀眼的伦理范畴和取向。
“诚信”作为徐高中的校训,具有以下理由:首先,它是对学校发展中形成的自己风格与特点的传承。历史上的昕昕中学的校训即是“礼义、廉耻、诚”,就包含了“诚信”。昕昕中学老校歌中“沈毅坚苦,修德立诚”黄吕之音悠悠在耳。其次作为“走进生命”的学校,它的宗旨应是“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是立人之本。第三,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价值观畸变推衍的“诚信危机”,更要求教育者扯起“诚信”的风帆,把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送往诚信的彼岸。每个徐高人都寄望“今天我以徐高为荣,明天徐高以我为荣”,而诚笃的情感、诚恳的态度、诚朴的为人,正是这种光荣与梦想的精髓。
“诚”字为形声字,“诚,信也,从言成声”。信,即诚信,诚实而又守信用。“诚者,天地之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重在主观的修养和追求;信,重在客观的要求和反映。合而为一,组成“诚信”,作为儒学学说一贯提倡、力求践履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哲学范畴,诚是真实,也就是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诚是对宇宙真实的存在而言,不诚不能有万物,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在道德范畴,诚是真实、诚实,是为人处事之本。《中庸》把“诚”视为一切德行之本,《大学》把“诚意”列为“八条目”之一。
“诚信”也与仁、义相联系。孔子就有诚在于仁之说,“诚信”离开了仁义就失去价值。所以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垂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中庸》中对“诚信”的功能作了高度概括,“唯天下至诚,为能经论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如天地之化育。”这里是说了两个意思:一是坚持“诚信”,就能使人明白事理,推动社会的发展变化。二是坚持“诚信”,能成已成物。“诚者,物之始终,不成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已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就是说”诚信”贯穿于万物的始终。
现代社会“诚信”应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内涵——立身处世的基础;象征着人格的高尚;是现代人的品味要求。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目前,诚信是我们最需要提倡和践行的。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厚德的境界。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地继承了“诚信”这个范畴,肯定诚实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诚实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渐明晰为:忠诚、正直、老实。忠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当然,这种忠诚不是盲目和狭隘的“愚忠”,而是认同于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老实,则特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明礼诚信教育,使我们明确: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诚信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可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而我们的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对他们的教育,意义更加深远。我们的诚信教育要认真地吸取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实践途径来保证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 管仲这些话的意思是说,不论从事贾(商)、工、农、士哪一行业,都要讲究诚信,不然的话,就不能以此谋生。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说:“非诚教不得食于教”——搞教育、办学校,也必须讲究诚信,否则,你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恪守诚信,是教育底线的标准,也是最高的一种境界。
“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这就是我们的校训规定为“诚信”的初衷。
诚信,核心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份责任,就能赢得一份诚信。一个人只有牢记职责、正视责任,才能够在困难时候咬牙坚持、在成功时候保持清醒、在绝望时候永不放弃。任何人能在任何一个领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承载着强烈的担当责任的意识。
“担当”作为徐高中的校训具有以下理由:首先,它是对学校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内核的赓扬。昕昕中学的老校长张宗思先生在抗日时期身受日寇的严刑拷打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不屈壮举,正是对民族大义的担当,让一代代后学沾濡化雨。昕昕中学老校歌中也有“为青年模范,作国家干城”之句,警训青年学生必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能成为天地间一根骨,隆起民族的脊梁。其次,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既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我们学校的核心理念。第三,它是在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中必需承担的时代精神。在学校大踏步前进的行程中,在社会对学校满意度日益趋高的背景中,徐高人中正担当着回馈社会的责任,为实现“办走进生命的学校”这一教育理想奋然前行。
担当历来是政治家的使命和责任,是士大夫的志向和理想,是平民的怀想和抱负。担当意识、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优秀文化精髓中最为闪光的组成部分。
无数古圣先贤昭示我们担当是危急时刻、危难关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将倾的顶天立地的大无畏气概;是以身许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贞不渝的报国情怀;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旷达和洒脱;担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与坚守。
而近现代的革命先烈、英模人物面对国难当头、民族生死存亡,救人民于水火的舍生忘死,前赴后继;面对国家需要、国防需要、人民需要,义无反顾,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甘洒热血写春秋;面对平凡工作岗位、艰苦工作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青春无悔。这正是对群体的担当,阶级的担当,民族的担当。
担当意识、担当精神是青少年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倡导、弘扬担当精神是当务之急。当代青少年担当精神日渐式微,而他们终究要担当起社会责任,担当起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担当精神理应成为培养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核心。而学校的职责就是要激活青少年内心深处的担当精神,通过教育,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担当起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担当起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担当起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担当起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有这样一段话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纲要在“战略主题”这一节中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方向性的重要论述,即在“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之前,加上了极其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对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一个重大调整,这是纠偏,纠正偏向。而徐高中正是要通过大力开展责任教育,培养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自觉担当的公民,来实现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回馈。
我们希望徐高人能强化担当意识,倡导担当精神,认识到担当是扶危济困、见危知难挺身而出的侠骨豪情和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英雄壮举;是在强压下,保持“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在浊流“不畏浮云遮望眼”,保持灵魂的洁净;是立志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能身体力行地做到:对他人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情之心、怜悯之心、仁慈之心、宽容之心;对凡人小事抱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自觉、自为、善待、敬畏与坚持;对 “为国举鼎,虽不可能,亦勉力为之”理解透彻的赤诚爱国。用青春拥抱时代,用青春践行责任,用青春承载理想。
百余年前,孙中山先生如是寄语:“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我们徐高人作为教育者,定将志存高远,奋发努力,为了远大目标而心无旁骛,淡定执着,相信我们也会如先辈那样,在回应时代问题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诚信”“担当”一是内向的修身进步,一是外向的所当所行。内外兼修,才能成就一个人的完善人格。我们正是基于对环境与自身、立德与力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清醒认识之上,将“诚信、担当”定为徐高中的校训。
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以“唤醒向学之心,点燃向善之志,追寻向美之径”为核心理念,以“办走进学生生命的学校”为核心价值,以“诚信担当”为核心精神,以“力行民主开放、强化校本管理”为核心竞争力,以“学生多元发展、教师高位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思路,以“项目建设— 学科建设—文化建设”为核心策略,提升办学品位,彰显办学品质,打造办学品牌,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培养高素质、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这正是我们对“诚信、担当”的践行。
“诚信、担当”,有着极软而又极强的约束力,作为徐高中的底色,作为徐高人的共识,它的内蕴更应该是我们学校的“灵魂”!它定会凝聚成一种训令,引导徐高中走向更加成熟的明天。
云山郁郁,湖水汤汤。诚信担当,山高水长。
共铸诸夏,矞矞皇皇。薪火赓续,徐高永光。
“三风”解读
解读之一:校风
我们的校风是“点燃向善之志,唤醒向学之心,探寻向美之径”。丰子恺先生在《艺术与艺术家》一文中写到:“圆满的人格好比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之三足。缺了一足,鼎就站不住。‘真、善’为‘美’的基础,‘美’是‘真、善’的完成。”“向善”、“向学”、“向美”正是徐高人孜孜以求的“修、立、齐、平”的谐和境界。
“点燃向善之志”:作家麦家曾经说过:“人类的精神应该是有常数的,比如我们对友爱、善良、孝道等品质的向往和传接是不能变的,变了人世就会失去基本的坐标和底线,乱了套。没有常数,我们无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肯定。没有肯定,否定又如何会有力量?没有常数,一味地变来变去,把人世变得黑白不分、真假难辨,我又如何去与一只无头苍蝇作别?” 学校要点燃学生的向善之心,引导他们崇尚美德,注重善行,完善人格。教育者要知道,教育比教学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体育出问题,学生可能是废品;智育出问题,学生可能是次品;德育出问题,学生就会成为危险品。所谓善,就是要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有所担当,要信仰正义,要朝向阳光。所谓善,就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仁爱之心。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唤醒向学之心”:正如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所说:“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独特的世界,学生的每一次学习,都是在拓展自己的世界,让自己能触摸到更辽远的东西,欣赏到更丰富的色彩。钱穆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学问成就时说过:“我只感得在此茫茫学海中,觅得了我自己,回归到我自己,而使我有一安身立命之处。”可见,学习是一种心灵活动,一种生命活动。因此,我们应该赋予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自主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人向学,教人求真,崇尚真理,追求真知,学做真人。
“探寻向美之径”:丰子恺先生曾说:“知识、道德,在人世间固然必要,然倘缺乏这种艺术的生活,纯粹的知识与道德全是枯燥的法则的纲。这纲愈加繁多,人生愈狭隘。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这样,我们眼前的世界就广大而美丽了。倘能因艺术的修养,而得到了梦见这美丽世界的眼睛,我们所见的世界,就处处美丽,我们的生活就处处滋润了。一茶一饭,我们都能尝到其真味;一草一木,我们都能领略其真趣;一举一动,我们都能感到其温暖的人生的情味。艺术教育,就是授人以这副眼睛,教人以这种看法的。”人生是一场苦旅,但并非没有乐趣。你无法改变人生,但你可以改变看待人生的方法。正所谓:乘车戴笠,求无愧于生。我们希望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诗意的情怀、乐观的心态去观照这个世界,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充分体验人生的真味、真趣、真情。力求培养学生崇尚美好,涵养深厚,人格健全,气质高雅。
解读二:教风
我们的教风是“谙原理 、重实践、 有爱心 、能持恒”。教育家廖世承说:“治教育者,至少须具三种资格:略谙教育原理,确具实践精神,有恒心。三者缺一,即不能收美满之效果。”冯建军教授也说过:“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这无疑对教师的使命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生命是用来创造的,教师的生命是用来唤醒的,唤醒学生的生命,唤醒他们对生命、对生活、对知识的渴望。
“谙原理”:教育的一切都应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命的唤醒、激扬、涵养和完善,为了人的生命的强化、净化、优化和美化。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仅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而是还包含着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理解、学会共生,为他们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熟谙生命教育的原理更要求教师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以思促行。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教师这个职业尤其如此,用成长唤醒成长,用激情点燃激情,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过一种反思的生活,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唤醒和点燃的过程。
“重实践”:教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我们需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教学充满智慧和艺术,让教育充满灵性和创造。教师应该创造个性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学校正大力推行教改,建构有效课堂。教改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本身的素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实践创新能力等能否跟得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败。美国《科学教师培养标准》说:当教师开始一个基于普通知识的实践,并应用他们的知识使其实践变得有效时,教学就成为了专业。由此可知,实践创新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有爱心”:朱永新说“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可以这样说,爱即教育;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即“师魂”。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因此教师应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能持恒”:诚如许嘉路同志所说:“人追求的无非两种,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对精神的追求是追求崇高;对物质的追求是追求平凡。教师追求的是崇高。教师可敬,就在于他们选择了一条永远光辉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永远都在路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将引领更多的人走向崇高。为师者不仅要以学识教学生,更要用巨大的人格魅力沾溉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以育人为目的,承担起为生命导航、为民族奠基的神圣使命。为不辱使命,我们需始终坚持以德润身。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教师应当永葆的基本操守。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育,行教育之业在教师。教师群体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智慧高地、思想引擎,我们徐高中的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感,扎根教育、奉献教育,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更新观念,投身教改,摒弃浮躁,坚守良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公民和劳动者。
解读之三:学风
我们的学风是“远离浮躁 静心读书”。
泛言之,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具体地说,它涵盖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术积淀,折射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内涵。一种良好的学风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导引着学校向良性方向进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学风可作如下解读:
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至少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瞬间云消雾散。读书至少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塑造人的精神和气质,决定人的素质和修养。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读书的作用,犹如春华秋实,是在天长日久之中潜移人,默化人。正因如此,其意义就尤为深远。
一壶香茶半卷书,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很多人心中阅读的美好画面。然而,这种诗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渐行渐远。图书馆成摆设,课外书成多余,年级越高读书越少——中青报曾有《沉睡的中小学图书室谁来唤醒》的报道,披露学生阅读现状的尴尬。另一项调查显示,教师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几乎处于“不读书不看报”的境地,读书成为一种奢侈。两项调查,对象一为学生,一为教师,因此其结果就尤为发人深省。而功利化的读书倾向,数字化阅读的读书习惯,更突显了在社会急剧转型期人心的浮躁,灵魂的缺位。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社会失序、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文化转型时期,营造宁静和谐,让灵魂安顿,让生命成长的氛围于学校而言责无旁贷。蔡元培先生在近百年前就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我们要肩负起这一责任,办“走进学生生命的学校”,其核心价值观之一便是是:教育大于教学。吕叔湘先生将教育比作农业: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学生会自然生长。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告诉我们教育是“属人的”,而非“人属的”,与其斤斤计较于分数、夸大数字管理的效能,不如实实在在地唤醒学生的向学之心,点燃学生的向善之志。学校要做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让学生远离浮躁,静心读书的氛围。
企业家王石先生曾于2011年远离商场,重新回归校园。在哈佛大学的11个月里,他感觉身处在一个“现代修道院”。“我住的地方很简单,旁边是一栋教堂式的建筑,顶尖是十字架,中世纪风格,就像一个修道院。不管在学校,还是在附近的星巴克,里面的学生都是一边吃一边看作业。这就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地方。”张中行先生在《红楼点滴》中也对北大的学风深有感怀:“其实,至少就我亲身所体验,是进门以后,并没有很多混混过去的自由,因为有无形又不成文的大法管辖着,这就是学术空气。说是空气,无声无臭,却很厉害。比如说,许多学问有大成就的人都是蓝布长衫,学生,即使很有钱,也不敢西服革履,因为一对照,更惭愧。其他学问大事就更不用说了。”简约(守住边界,不做不擅长的事)、完美(细节做到极至)、持久(保持微妙的进化节奏,创造经典学校文化)是我们永恒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