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扑圈官网约局_德扑圈苹果最新下载_德扑圈官方ios下载高中新课程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德扑圈官网约局_德扑圈苹果最新下载_德扑圈官方ios下载高中新课程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利于探索新形式下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改革实施途径,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新要求、新矛盾,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江苏省实施课改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高中新课改的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立足学校,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一体化组织,以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实施目标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自觉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拓展教育新视野,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课例分析、专题研讨、理论学习、专家引领、校际交流等多种途径和方法,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引导教师将日常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一种务实求真、科学严谨的教研氛围,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校本教研不断深化的带动下,在全校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构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不同层面的立体教科研网络,每个教研组都有校本教研课题,力争校本教研课题成为市、省级课题并获奖,出版学校校本教研成果。
3、以全新的理念建构起双方积极互动的校本培训模式,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案例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这种全新的校本培训模式,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提高和成长。
4、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既体现科学性、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又能引导教师积极、自主参与到校本教研的实践中去,探索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逐步构建现代化教育模式和教学策略。
6、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操作模式。建构起比较成熟的由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科研等组成的校本教研实施体系,依托学校文化的建设,按现代化学校要求将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在学习、教研、科研、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成长。
三、实施的基本原则:
1、校本教研应遵循“实践与反思”、“交流与合作”以及“引领与创新”三个基本策略,形成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同行以及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机制。
2、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教师自我的实践与反思和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能达到相互培训、共同成长的目的,因而校本教研要有利于构建起“研训一体化”的机制。
3、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立足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并在实践中逐步地建立和完善。
四、实施方式和内容
1、课例研讨。主要通过主题式研究课形式进行。整个实施过程包括研讨主题及课题内容的确定、全员参与课堂教学设计、说课(谈教学设想)、课前的反思(完善教学设计)、上课、听课(分组进行课堂观察)、评课及课后反思。活动自始至终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和观摩课例,并以互动的形式进行评课、研讨并完善教学设计。
2、案例反思。提倡、鼓励教师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和教学案例,倡导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及时整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提出问题,并在与同伴互助中进行研讨,在研讨中提高。
3、专题研讨。新课程的实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研讨资源,各教研组或备课组要根据本学科实际,紧紧抓住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其流程一般为“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行动实践(可多次反复)—总结反思”。这样的专题研讨活动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个层面定期举行。有条件的组及教师要将有较高价值的研讨主题不断深化,作为教科研课题进行研究。
4、教育论坛。除组内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研讨外,主要利用校园网搭建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的互动教研交流平台,一是通过校园网资源库加强同伴互助,二是通过校园博客进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5、课题研究。以教研组(或备课组等)为单位,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进行校本教研实践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使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6、专家引领。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实现专家引领校本教研,加强学校之间的协作交流,或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广泛的教学研究与交流。
五、具体操作
1、学校(教科研处)管理层面
(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协调各部门支持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积极参与学科组的教学研究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对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指导,建立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2)定期举行教科研研讨、交流会,组织主题观摩课活动,编撰教科研论文集。
(3)制定学校的培训制度与方案,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支持骨干教师参加校外组织的业务培训。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
(4)负责学校教研、科研的指导和管理工作,鼓励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教科研课题,并积极开展研究,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建立教科研课题记载册。
2、教研组长层面
教研组长在教科研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教研组定时定点开展活动。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并严格执行,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
(2)组织教师认真完成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价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关注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导备课组长开展工作。
(3)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确定学期四次主题活动,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组织研究课、公开课、观摩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组织本组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学期初,教研组将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主题以及活动的责任人、时间、内容及具体实施计划制定好,并在开学时在校园网上发布。
(4)重视“教法、考法、学法”的研究,建立本学科资源库,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练习题、单元过关题、考试题的质量,向方向发展。每学期要向学校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5)重视对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探索,如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各学科新老教材的比较、各学科知识点落实与新高考的关系、与选修课相关知识点的融合、三维目标的落实设计研究、探究教学如何开展(包括探究点、探究时机、探究层次、探究组织)、如何开展问题教学、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6)积极开展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探索,如课堂表现评价、单元学习档案袋评价、新教材配套学习资源开发、学分认定测试、新课标下的学科测试等。
3、备课组长层面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质量。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制定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组内全体教师都必须承担相应的编写教案的任务。
(4)组织组内教师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备课组校本教研主题活动,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5)组织组内教师开课、听课、研讨等活动,做好复习、命题、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4、教师层面
(1)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特别是要认真完成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和校本教研活动的任务。
(2)熟悉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参加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教研论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3)备课时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既要备教材知识,又要备学生实际;既要备有效教法,又要备学法指导;既要备出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又要及时记载教学反思。
六、校本教研制度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针对教师个人的制度,主要有: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学会理性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
2、建立自我反思制度。教师要养成实践反思的习惯,每周坚持撰写一篇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每月坚持撰写一个教学案例,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或教学心得,以此强化自我反思的行为,并在反思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针对教师群体的制度,主要有:
1、建立教研组、年级备课组集体研究制度。确定每周三为“校本教研日”,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积极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究活动,搭建起同伴互助的平台。“校本教研日”要确定“首席教师”,确定研究主题,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究、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教研沙龙、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等形式,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切磋,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汲取营养,共同分享教学经验与成果,彼此支持,共同发展。
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教师个人(或多人合作)每学期都要在需要迫切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中确定一个研究课题,使问题课题化,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跟踪研究,使教学过程充满浓厚的研究氛围,在实践的探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教科室要加强对课题申报及研究过程的管理与指导。
3、建立教师结对互助制度。要求各级骨干教师及先期进入课改实验教师都要与一名教师结成“一对一“的互助关系,共同研究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互帮互研,相互促进,实现教师群体协调发展。
(三)针对专业研究人员及校外名师的学术支持制度,主要有:
1、建立专业研究人员专题辅导与实践指导制度。每学期学校要主动邀请2—3名专业研究人员进行课改专题辅导讲座。此外,要积极邀请各级学科教研员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争取专业指导与支持。
2、建立教师外出学习与交流制度。每学期,除了派骨干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学观摩外,学校还应加强与名校、示范校的联系,分期分批派出教师参与他们的教学交流与研讨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七、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建立“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的保障机制。校长必须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并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同时,在教研经费投入、开发校内外研究资源、建立教研激励机制以及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等方面为校本教研创造有利的条件。
2、建立教科研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三级校本教研的网络。学校教科研处负责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与管理,各学科组具体负责本学科校本教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科教研活动的组织主要依赖学科组进行,年级备课组作为基层的教研组织要配合学科组开展研究活动。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研究的意识,提高研究的能力,逐步形成工、学、研一体化的职业生活习惯。
3、建立促进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学校除了正面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还应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优秀课评选、案例交流与评选、“我讲我的故事”比赛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并定期奖励研究成果,尊重和保护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1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