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郝蓓)
2019年江苏省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2019年10月28日——2019年11月1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在南通大学举行的江苏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在这五天中,通过积极认真的参加学习,交流、研讨和观摩等一系列的培训,使我对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和化学教研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在工作中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更准确而深刻的答案。同时,在和专家们和同仁们的交流中,在心理上也对自己的心态和调整,对自己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有的更新的认识。原先认为这次培训可能比较轻松,但从培训开始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排的充实的培训课程填满了整个培训行程,同时也感受到了教育大市南通的同仁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付出,领略了专家们风采。 可以说,在培训学习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
下面就这五天中参加的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是关于化学教师的心态问题,在这次培训过程中,各地的化学骨干教师们对化学学科目前在江苏高考中的地位有着诸多的担心与怨言,甚至影响到了老师们的心态,省教研员赵华教授的“立德树人:学科育人之魂与化学课堂之眼”的讲座给了我们底气,帮我树立了目标。现阶段的化学教师,更应该也更有时间潜心读书,修炼自己,思考如何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吴星教授的“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详细讲解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高中化学课程的重大变化,化学课程的教学评一体化,以及呼吁化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关注情境问题教学。
沈世红教授的“课程基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路径”从课程基地建设方面讲述了现在高中课程基地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也提出了在这种课程乙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要更有思考力、创新力、纠偏力、执行力。
南通教研员王曙华老师的报告“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与规范”从试卷编辑、试题分析、命题思考实践角度展示了代表江苏省出题水平最高的南通市的教师是如何命题的。这给了我再平时的出试卷上有了指导性方法。
百年名校南通中学的两位优秀的化学教师陈风雷与滕彦展示了两届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优秀的示范课也让我打开眼界,感慨原来课堂还可以这样上,这样的化学课堂才是学生最喜欢的。
陆军教授的“研究与表达—中小学教师的视角”,杨玉琴教授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及教学设计”,孟献华教授的“变化与传承——化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丁锦宏教授的“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均从教学一线出发,指导一线教师如何备课,如何设计课,如何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这些均是我最需要学习的内容,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深的感觉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需要理论的支持,我们迫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认真落实备课,利用杨教授的单元设计模板,孟教授的证据推理,针对性提问的方法,王老师教授的如何出试卷,如何针对性的进行学生习题练习,将每堂课都上成精品课。把学科知识背后的方法挖掘出来,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指导学生应用这些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身体的、生理的、学习上的、生活上的、与朋友家人相处的),都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最根本的“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