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发展规划 >> 正文

观摩“杏坛杯”课堂教学展评决赛有感(许亚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24 浏览次数:463 次

 

1011-1012日,我有幸获得了观摩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十一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决赛,一天半的时间一共听了11节课,感慨颇多。

高中数学比赛课题是《对数》,以前听同课异构的机会非常少,像这样集中听四节对数课机会很难得,因为我可以快速比较出各节课之间的优缺点。这个比赛和省级优质课比赛不同的地方是开始有三分钟演讲,让数学思维如何发生?每个老师都讲得各有特色,我比较欣赏数学教育先驱傅种孙先生的数学教学的“三重境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启发学者,示以思维之道耳。

高中组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孙岚老师,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陈玲老师;江苏省清江中学黄保球,如皋市第一中学祝存建老师;初中组江苏省天一中学王湘云,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夏冬平;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王新奇老师。本来不想听初中数学课,听了以后,感慨万千,越是简单的课越不好上。同时发现好课的标准是一致的。 

好课的四个标准——有人、有料、有趣、有变,如果浓缩一下就是要有味,能让人回味无穷的味

一、课堂要“有人”

1.课堂上,有生命的成长吗?

作为一位老师,应该努力从教育本原来认识我们的课堂,教育是面对人,帮助人的生命生长的,着眼生命生长的课堂,必然是基于学生实际,要从学生生命生长需要出发的。我们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指向考试,指向升学,我们灌输给学生的,很少是指向批判、体验、创造的。黄老师的情境引入,就是指向体验和创造,每天努力多少就可以能成功了呢?当然他把这个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了,这个转化本身就是一个难度,但是他处理的特别好,又贴近学生的生活;相比而言有的老师是是举几个算术的例子,让孩子找规律,这个显得生硬,让孩子被动的接受,灌输给他们新的知识。我个人认为不是太好。如果我们的课堂给他们的就这么一条直线,那么将来他们一旦遇到挫折,离开这个轨道的时候,他们就不知所措了。

2.给课堂注入个人风格

一节课要有我们的个人风格,是我的“课堂”,这里面包含着“我的”教学哲学。没有教师的个人意识,就会失去教学的创造性。做教师的,学徒,到匠人,到艺人,到专家,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教的每堂课本就是不一样。这点很棒,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虽然是同课异构,但是每个老师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这也是能让我坚持听完所有数学课的重要原因,每一节课都有很大收获,哪怕是不好的点,能被我比较出来也是我在数学认知上的进步。

二、课堂要“有料”

“有料”,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课程资源。一堂好课,教师是会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的,这资源既有我们自身的经验积累,更来自与学生的互动。

这一点是我在看完省评优课一等奖录像课以及这次听课的最大的感受。有的老师给我感觉是听得时候毫无设计痕迹,感觉每一处都是现场跟学生的互动产生的新问题,上完课后再评他的课,又觉得回味无穷,因为他抓住设计的主线,通过问题的引导,善于捕捉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的问题,非常灵活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使整节课浑然一体。

三、课堂要“有趣”

所谓趣味性,就是课堂能让学生产生发现到某种稀罕之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他的乐趣。

高中数学课远没有初中的有趣,初中讲的是《字母表示数》从为什么要字母表示数呢?比如数青蛙有几张嘴,几条腿……孩子们在课堂上一直在说,停不下来了,有个孩子别说了,用一个东西来代替青蛙,然后再算几张嘴,几条腿?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妙,一下子就体验到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有趣的课堂,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境界,寻求知识宝藏。有趣的课堂会将学生的天赋、洞察力、以及多元的视野聚焦在他们对生命的挑战上,进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可能,也就会寻找到我们从未想过的答案。

四、课堂要“有变”

“有变”说的是要有“动态生成”。一堂好课是一定会根据课堂的实景调整教学预案和教学方法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张力,有灵气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从新授课全部让学生先预习,再到概念生成,定理生成的课不让学生预习。我记得初中数学组倒数第二位老师就是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上了这节课,让学生先预习了,但是这节课预习的作用不是很大。这次高中比赛中,孙老师动态生成的较多,能抓住学生做题和回答中的亮点问题,进行拓展,研究新的知识点。 

好的课堂总是会在变化中收获教与学的愉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