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发展规划 >> 正文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黄焱)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24 浏览次数:374 次

             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黄焱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工作者就已经开始了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由于教学模式设计依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类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整体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信息加工模式、行为修正模式、自学议论模式等不一而足,这些教学模式为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理念多,实证少。讨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多,介绍教学模式的分类多,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少。

⑵名称杂,本质同。各类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各种杂志、各个学者均有各自的教学模式和自己得定义,一人一模、形式繁多,就其本质都大同小异。

⑶功利多,不持续。关于教学模式分类,国内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但这些分类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如何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少属于为模式而模式,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涉及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⑷重教法,轻学法。各种模式多为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而少有介绍如何组织学生学习的模式,理论支撑也少有现代学习理论,特别是有关学习策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

⑸操作繁,推广难。现有化学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往往不具有简约性,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高,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

⑹活动少,空间小。多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形式单一、机械,应试教育的痕迹凸现,留给师生的创新空间很小。

⑺形式新,效率低。课堂形式的设计过于追求新颖性,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而对教学效果往往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或过份夸大某种教学模式的功能,师生活动多停留在表演层面,课堂看似热闹非凡,效果常不尽如人意。

以上问题能否解决?全国有没有改革成功的案例?踏着成功者足迹,我们先后组织全市骨干教师,实地考察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各类名校,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10+35”(课堂时间分配)模式、衡水中学的“五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体验为主线)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教学实践及其取得的骄人办学成绩让我们震撼。

      我们对我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组织有关资深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梳理出我市课堂教学以下五个主要存在问题。

⑴关于师生地位。一方面,教师扮演"执行者""传声筒"的角色,缺少必要的自由度,缺乏生命活力,教得辛苦。另一方面,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没有情感体验和学习活动,学得痛苦。

⑵关于学习方式。其一,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被动接受型,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二,学习方式的单调而缺乏变化,过多的重复操练是学生感到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⑶关于教学方式。一是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别差异,这是班级教学模式的“胎里病”,加上目前各班级人数普遍较多,不利于因材施教。二是不能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要么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这一单一传统目标,要么过于强调所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造成“知识与技能”的虚化。第三,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问题的设计指向性不明,缺乏张力。

⑷关于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细而全,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以“课时”为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往往将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案例严重脱离生活、生产与科研实际,不能反映学科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⑸关于教师问题。我市师资相对薄弱,部分老教师观念陈旧,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讲授”占据了课堂教学时空的主体。不少年轻教师把握不住教学重点,驾驭课堂能力较差,有的甚至存在知识缺陷,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新课改要求。

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活动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才能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监督、竞争、合作的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先进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师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显著的重要作用。

 

关闭